[筆記] AI agents for beginners 第三課: How to design good AI agents 課後心得
TL;DR
設計優良 AI Agent 的關鍵在於三個核心原則:空間(設計互動環境)、時間(考量長期互動關係)、核心(擁抱不確定性並提供透明控制)。透過明確說明 Agent 能力、提供使用者控制選項,以及運用具體範例(如旅遊助手),可以提升使用者信任與互動體驗。
第三章筆記:設計優良 AI Agent 的關鍵原則
三大設計原則
1. 空間(Space)
Agent 所運作的環境應該設計得能夠連接事件、人物與知識,並且能根據使用者需求靈活切換於前台與後台。
重要應用:在 UI/UX 設計中,清楚地向使用者說明 Agent 的用途與限制。
這是 Agent 工作所在的環境。在這個空間中,應該專注於連接事件、人物和知識。Agent 應該易於發現,同時能夠根據使用者需求在前台和後台之間切換。
2. 時間(Time)
設計良好的 Agent 應該能隨著時間持續學習與進步,累積與使用者互動的歷史,提供更一致且個人化的回應。
重要應用:結合過去互動紀錄、實作「反思設計模式」,讓使用者能看到自己的提示歷史。
這是 Agent 隨著時間與使用者互動的方式。這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設計得足夠好,Agent 可以隨著時間改進。
3. 核心(Core)
核心原則在於擁抱不確定性,並透過透明設計與控制選項來建立使用者的信任。
重要應用:讓使用者像操作影片一樣,擁有開關、暫停、字幕等控制權限。
由於我們允許 LLMs 制定計畫並執行這些計畫,不確定性是 Agent 設計的關鍵部分,透過賦予人類使用者可見的控制和反饋工具來建立信任和透明度在這裡非常重要。
💡 實際應用範例:旅遊 Agent
課程中展示了一個旅遊規劃 Agent 的範例,使用 Semantic Kernel 與 GitHub models。這個範例體現了三大原則的應用:
- 開場白即自我介紹其功能:規劃度假、一日遊、隨機地點建議等
- 引導使用者提供進一步資訊(如是否指定地點)
- 明確聲明自身能力與限制,幫助建立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修改它…以應用我們剛剛談到的設計原則,我們要向使用者明確說明這個 Agent 的能力,並給予它一些建議,說明我們希望看到 Agent 完成哪些互動。
透明度與控制權
來源強調:「好的 Agent 設計就是要讓使用者一開始就知道這個 Agent 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同時賦予使用者像操控影片一樣的控制權,提升信任與參與感。
就像使用者對這個影片有控制(播放、暫停、字幕和速度控制)一樣,使用者也應該對 Agent 擁有類似的多樣化控制權,例如開啟和關閉它。
結論
這一章為設計可信賴且實用的 AI Agent 提供了明確框架:空間、時間與核心的整合設計,加上透明度與控制權的實踐,是建立成功 AI Agent 的基石。透過程式碼範例與實際應用,這些原則得以具體落實。
心得感想
這一章對我來說像是 AI Agent 的設計指南。以前我設計對話時,只想著它怎麼「回應」,但這次我學到了更多關於「整體體驗」的設計思維,例如如何在介面中讓 Agent 更容易被發現(空間)、怎麼利用歷史互動讓它變得更聰明(時間),還有如何讓使用者有像遙控器一樣的控制權(核心)。
我覺得透明度這一點特別重要,畢竟現在很多人對 AI 的不信任來自於「它到底在做什麼我不知道」。如果我們能讓使用者一開始就知道 Agent 能力與限制,他們會更容易接受這個工具。
留言
張貼留言